动力方面,根据申报信息显示,其将采用180kW和340kW前后双电机,相比现款车型在参数上迎来升级。同时,该车接近角/离去角为17/18度,整备质量2630kg。值得关注的是,该车续航表现方面或将迎来提升。此前,有数据表示蔚来累计超600亿的研发投入,关于品牌的具体研发投入,李斌表示:“大约60%的投入用于基础技术研发上,比如像大家看到的芯片、操作系统、电池材料、一体压铸NIO-2的研发。车型研发大概占40%左右。”
李斌讲到自驾去新疆的经历表示:“在大家的想象中,开增程就是跑高速,去新疆、去西藏,开增程很合理,平时在市区用电、出门用油、可油可电,场景分得很细。但是为什么这些增程车主都在充电呢?新疆很大,从乌鲁木齐去喀什距离1600公里;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油和电得差多少钱?至少差1000多块钱。而且,新疆那边的光伏发电很厉害,在喀什下午1点到5点是谷电时段,一度电才0.25元,这时候你不充电而是用油跑,那你不是跟钱过不去嘛,对不对。
李斌:我们确实吸取了以前很多的教训,因为现在消费者、用户都希望能够及时看到相关信息,发布会开了最好就能实时看到车。以前我们是有很多的惯性思维,这两年很多媒体用户朋友也都给了我们很多的建议,我们就是听劝。而且沈斐带队之后整个团队确实非常拼,5、6月乐道L60的销量是逆势增长,我们在对团队进行了不少的调整的背景下,在减了不少人的情况下,还能实现逆势增长,这也反映了我们整个乐道营销团队的战斗力(有很大提升)。
李斌:昨天我们讲到轻量化的技术,我们增程现在的另外一个趋势就是把电池越做越大,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发动机、增程器得使用频率,有些增程车主一年燃油系统可能只用一两次,但还是要每天背着这套动力总成在外边跑;拿人举例来说,每天都出去,你自己一个人非要背一个几十公斤的行李,然后一年只打开一两次,或者一年只打开两三次,每天都要背这么重的行李,我是觉得它不是特别的合理。当然,我只是从用户的视角去解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昨天花那么多时间讲轻量化,这个背后其实有很多取舍的。
李斌:我觉得“革新”本质其实是从用户价值创造的角度去讲的这个革新,它其实不是简单的讲一个形式上的说这个车长得怎么样,有不同的变化,我们其实讲的还是用户价值创造,我们对2700多位用户去做调研,了解他们的痛点,分析大三排用户还没有被满足的痛点到底是什么?我们总结了很多,最后得出结论是空间仍不够用、补能仍有焦虑。所以我们昨天讲了三句话,就是空间的体验目标应该是什么:座座都是VIP、6人10箱无压力、前后都能装行李。
李斌:我们其实昨天讲到了安全方面的投入,不管是L60还是L90,我们都是开篇就讲了安全。乐道L90全车的2000Mpa超高强度钢是同级里面用量最多的,这都是钱。并且整车的高强度钢和铝在车身上面的应用比例也是同级数一数二的,蔚来一直在材料使用方面保持积极态度,我们最早在第一代ES8上就是国内第一个全铝车身,当时铝合金占比97%以上,一个车身就比别的车贵很多。乐道L90还有一体大压铸的后地板,还有我们自己开发的NIO-2铝合金的材料都是在这上面充分应用的。
李斌:今天现场也有很多用户,作为创始人确实还是需要更多去面对公众,就像我来说,把蔚来说清楚这个是我的责任。像我搞ET9会客厅,现在已经做了十六七期了,就是搞个手机架在那儿就拍了,而且也不需要给他们付代言费,特别好。我们可能还是让大家看到真实的蔚来,看到我们的努力,这个其实就是我们在做的事情。可能有的人觉得这样挺好,有的人觉得这样不好,没关系,我们比较傻一些,就像我们建充电桩,建换电站,容易引起误解。我们其实知道很多事情容易引起误解,但是我们选择了一条比较实干的路。最近我也反复和整个团队说要下笨工夫,有人觉得我们很傻,还有人觉得我们很狂,这都很正常,不可能让所有人认可你理解你,但总有一些人会认可和理解我们的。
关于交付的问题,其实是个系统性的问题。就像乐道L90今天发布了,渠道先把车进了展厅,并不代表未来的销量和交付就一定有保障。这里牵扯的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体系。我们整个团队不管是乐道L90的上市,还是乐道L60的销量,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步、每一件细小的工作。如果过分沉迷于眼前的订单,或者运气好碰对了就沾沾自喜,那离我们最终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各方面的准备都得继续努力,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所以还要更踏实做很多细节的工作。